印尼针对本地人与外国人的主要雇佣法律有哪些?
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——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——都必须遵守印尼的劳动法。这些法律规范劳动关系、员工权利和雇主义务。随着改革的引入,印尼的法律框架不断演变,以符合全球标准并确保公平的劳动实践。
印尼的劳动法主要由《人力法》(第 13/2003 号法)及其后续修订所规范。这些法律涵盖了雇佣的关键方面,例如工作时间、工资、社会保障和解雇,确保员工获得基本的保护和权益。
主要条款包括:
- 工作时间:标准每周 40 小时。
- 工资与津贴:强制性最低工资、加班费,以及宗教节日津贴 (THR)。
- 社会保障:强制涵盖养老金、医疗与人寿保险。
- 解雇与遣散:员工解雇的补偿制度。
- 劳资关系:承认工会并规范劳动争议解决。
本地人与外国人待遇无差别
根据印尼劳动法,适用法规对本地人与外国雇员并无明确差异。印尼劳动法是规范全国所有劳动关系的主要立法,重点关注雇佣关系、雇佣期间的条款条件,以及解雇规定。
不过,印尼将雇员分为两类。这两类由《2003 年第 13 号人力法》定义:
- 固定期限员工 (Pekerja Waktu Tertentu) —— 按项目或特定期限聘用的合同工。
- 不定期员工 (Pekerja Waktu Tidak Tertentu) ——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正式员工。
外国雇员的工作规定
外国人仅在当地无法获得所需技能时方可在印尼受雇。雇主必须先取得人力部批准的外国劳工使用计划 (RPTKA),方可聘用外籍人员。
此外:
- 公司必须至少安排一名印尼员工与外籍员工一同工作并接受培训。
- 部分职位禁止外籍人员担任,尤其是人力资源和行政岗位。
- 外籍人员必须持有有限期居留签证 (KITAS)及工作许可。
印尼公民海外工作法律
印尼公民在海外就业受一系列法律保护,包括:
- 第 18/2017 号法(关于保护印尼外派劳工,取代第 39/2004 号法)。
- 第 90/2019 号总统条例,设立印尼移工保护局 (BP2MI)。
- 第 10/2020 号政府条例,关于印尼移工海外派遣程序。
这些法规为印尼外派劳工提供雇佣合同、争议解决和福利保护。
公平雇佣
印尼劳动法明确规定,所有人都有平等就业机会。无论求职者还是现有员工,都应受到平等对待,不得因以下原因而受到歧视:
- 种族
- 民族
- 性别与性取向
- 政治倾向
- 宗教
- 残疾
- AIDS/HIV 状况
- 骚扰
最低就业年龄
在印尼,最低就业年龄为15 岁,适用于普通工作。未满18 岁者有特殊规定。印尼禁止童工,相关规定见于《1973 年最低就业年龄公约第 138 号 (C138)》及《1999 年最恶劣形式童工公约第 182 号 (C182)》。
工作时间与加班规定
根据现行法律:
- 标准工作时间为每周 40 小时(6 天工作制每天 7 小时,或 5 天工作制每天 8 小时)。
- 加班每日最多 4 小时、每周最多 18 小时,且必须支付加班费。
- 员工享有每周至少一天休息日,以及每年至少 12 天带薪年假(满一年工龄)。
工资、社会保障与福利
- 雇主必须遵守省最低工资 (UMP)或区最低工资 (UMK),每年调整。
- 员工有权获得宗教节日津贴 (Tunjangan Hari Raya – THR),每年在主要宗教节日前支付一次。
- 必须加入BPJS Ketenagakerjaan(社会保障)及BPJS Kesehatan(国家医保),涵盖医疗、养老金、工伤与人寿保险。
解雇与遣散费
解雇受到严格规范,必须有合法理由。雇主必须提供补偿,包括:
- 遣散费(pesangon)
- 服务补偿金(uang penghargaan masa kerja)
- 权利补偿(uang penggantian hak)
具体金额取决于员工工龄和解雇原因。争议由工业关系法院 (PHI)裁决。
员工工会与劳资关系
员工有权成立和加入工会。雇主必须承认并与工会进行对话,就工作条件和集体合同(CBA)进行协商。劳资争议可通过双边谈判、调解、和解、仲裁或诉讼解决。
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
雇主依法有义务根据职业安全与健康 (K3) 标准维护工作场所安全,包括:
- 提供防护设备。
-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。
- 向当局报告工伤事故。
- 为员工开展安全培训。